氣管插管是指將一特制的氣管內導管經聲門置入氣管的技術稱為氣管插管,這一技術能為氣道通暢、通氣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誤吸等提供最佳條件。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搶救技術,是呼吸道管理中應用最廣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醫務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技能,對搶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氣管插管是指將一特制的氣管內導管經聲門置入氣管的技術稱為氣管插管,這一技術能為氣道通暢、通氣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誤吸等提供最佳條件。
緊急氣管插管技術已成為心肺復蘇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礙的急危重癥患者搶救過程中的重要措施。
氣管插管術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搶救技術,是呼吸道管理中應用最廣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醫務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技能,對搶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它能夠及時吸出氣管內分泌物或異物,防止異物進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暢,進行有效的人工或機械通氣,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氣管插管是否及時直接關系著搶救的成功成否、患者能否安全轉運及患者的預后情況。
(1)患者自主呼吸突然停止。
(2)不能滿足機體的通氣和氧供的需要而需機械通氣者。
(3)不能自主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內容物反流或出血隨時有誤吸者。
(4)存在有上呼吸道損傷、狹窄、阻塞、氣管食管瘺等影響正常通氣者。
(5)急性呼吸衰竭。
(6)中樞性或周圍性呼吸衰竭。
(1)有喉頭急性炎癥,由于插管可以使炎癥擴散,故應謹慎。
(2)喉頭嚴重水腫者,不宜行經喉人工氣道術,嚴重凝血功能障礙,宜待凝血功能糾正后進行。
(3)巨大動脈瘤,尤其位于主動脈弓部位的主動脈瘤,插管有可能使動脈瘤破裂,宜慎重,如需插管,則操作要輕柔、熟練,患者要安靜,避免咳嗽和躁動。
(4)如果有鼻息肉、鼻咽部血管瘤,不宜行經鼻氣管插管。
(1)動作輕柔,以免損傷牙齒。
待聲門開啟時再插入導管,避免導管與聲門相頂,以保護聲門、后部粘膜、減少喉頭水腫的發生。
(2)防止牙齒脫落誤吸。
術前應檢查患者有無義齒和已松動的牙齒,將其去除或摘掉,以免在插管時損傷或不小心致其脫落、滑入氣道,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
(3)防止氣囊滑脫。
如果氣囊固定在導管上,一般不會滑脫。但如果導管與氣囊分開,應選擇與導管相匹配的氣囊,并用絲線捆扎在導管上,防止其滑脫落入氣道,造成嚴重的后果。
(4)檢查導管的位置。
一般氣管插管后或機械通氣后應常規行床邊X線檢查,以確定導管位置。
(5)防止插管意外。
插管時,由于迷走神經反射,有可能造成患者的呼吸、心跳驟停,特別是生命垂?;蛟袊乐厝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容易發生。
因此插管前應向患者的家屬交待清楚,取得理解和配合。插管時應充分吸氧,并進行監測,備好急救藥和器械。
(1)氣管插定管的固定
質地柔軟的氣管插管要與硬牙墊一起固定,可用膠布、寸帶雙固定,防止移位或脫出。寸帶固定不宜過緊,以防管腔變形,定時測量氣管插管與在門齒前的刻度,并記錄。同時用約束帶束縛雙手,防止病人初醒或并發精神癥狀時自行拔管而損傷咽喉部。
每日更換牙墊及膠布,并行口腔護理。
(2)保持氣管導管通暢
及時吸出口腔及氣管內分泌物,吸痰時注意無菌操作,口腔、氣管吸痰管要嚴格分開。吸痰管與吸氧管不宜超過氣管導管內徑的1/2,以免堵塞氣道。每次吸痰做到一次一管一手套,吸痰管在氣道內停留少于15秒。
(3)保持氣道內濕潤
吸氧濃度不可過大,一般以1-2升/分為宜,吸氧針頭插入氣管導管內一半。痰液粘稠時,每4小時霧化吸入一次,或向氣管內滴入濕化液,每次2-5ml,24h不超過250ml。
(4)隨時了解氣管導管的位置
可通過聽診雙肺呼吸音或X線了解導管位置和深度,若發現一側呼吸音消失,可能是氣管插入一側肺,需及時調整。
(5)氣囊松緊適宜
每4h放氣5-10分鐘一次,放氣前吸盡口咽部及氣管內分泌物。氣管導管保留72h后應考慮氣管切開,防止氣囊長時間壓迫氣管黏膜,引起黏膜缺血、壞死。
(6)拔管程序
①病人神志清楚,生命體征平穩,嗆咳反射恢復,咳痰有力,肌張力好即可拔出氣管導管。
②拔管前向病人做好解釋工作,備好吸氧面罩或鼻導管。
③吸出口腔分泌物,氣管內充分吸痰,并用呼吸囊加壓給氧一分鐘。
④解除固定氣管導管的寸帶與膠布,置吸痰管于氣管導管最深處,邊拔管邊吸痰,拔管后立即面罩給氧。
(7)拔管后護理
①觀察病人有無鼻扇、呼吸淺促、唇甲發紺、心率加快等缺氧及呼吸困難的臨床表現。
②床旁備氣管切開包。嚴重喉頭水腫者,霧化吸入20分鐘或靜滴地塞米松5mg仍無緩解者,則立即行氣管切開。
主要用于醫院的全科門診、呼吸內科、急診科、康復科、體檢中心、重癥監護室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