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每個完整的縫合器最基礎的組成是縫合釘、器身和附件(拆除縫合釘的專用器具)器身一般有裝釘裝置、擠壓裝置、彈簧、外殼等;拆除縫合釘的專用器具一般應作為單獨產品(I類)進行備案,也可作為附件一并申報注冊,作為附件與縫合器整體注冊時必須確定其相應的技術要求。
通常情況下每個完整的縫合器最基礎的組成是縫合釘、器身和附件(拆除縫合釘的專用器具)器身一般有裝釘裝置、擠壓裝置、彈簧、外殼等;拆除縫合釘的專用器具一般應作為單獨產品(I類)進行備案,也可作為附件一并申報注冊,作為附件與縫合器整體注冊時必須確定其相應的技術要求。
(1)微創手術、腔鏡手術 (愈合好)。
(2)特殊病人手術,如艾滋病等感染患者(關愛醫務工作人員)、糖尿病患者(促進糖尿病人傷口愈合,降低感染幾率)。
(3)兒童胸腔外科手術(兒童使用安全,低致敏,最佳愈合效果)。
(4)胸腔外科手術。
(5)甲狀腺手術(使用方便)。
(6)急診(方便、快速、省時)。
(7)骨科:脊柱、創傷、關節(方便、省時、快速)。
(8)剖腹產手術(瘢痕最小化,達到女性追求美的效果)。
縫合器工作原理與訂書機相似,通過擠壓手柄,由機械傳動裝置將預先放置導針板上的縫合釘擠出、成形,達到預定的設計要求,有效對皮膚進行縫合;預裝的縫合釘沿著導針板由恒力彈簧推進進行重復補充,以完成重復的縫合步驟,直至縫合釘用完。
縫合釘一般用金屬醫用不銹鋼、鈦合金制成,具有較好的生物相容性。由于縫合釘排列整齊,間距相等,縫合松緊度一致,避免了手工縫合過疏過密和結扎過緊過松等缺陷,既保證了組織良好的愈合,同時也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
(1)皮膚縫合器的使用方法
① 用組織鑷將傷口兩側皮膚向上翻轉,并拉攏貼合。
② 將吻合器上的箭頭垂直對準手術切口。前端緊貼皮膚,緊握上、下手柄,均勻用力直至手柄壓到位。
③ 縫合結束后,完全松開手柄,將吻合器退出。
(2)取釘器的使用方法
① 將拆針器頭部下方兩尖端插入針冠與皮膚的空隙處。
② 握壓手柄,縫合針即向上彈起,脫離切口完成拆針,再拆下一針。
③ 使用前檢查包裝,包裝破損或超過失效期請勿使用。
④ 打開無菌包裝時,應注意無菌操作,避免污染。
⑤ 皮下組織較豐厚的部位,先作皮下縫合,皮下組織較薄的部位可直接作針縫。
⑥ 對皮膚張力較大的部位,應掌握好針間距,一般為0.5-1cm一針。
⑦ 術后7天拆針,特殊傷口由醫生視情況延遲拆針。
(1)用手捏住一次性使用皮膚縫合器兩邊扎帶保證縫合器的起始距離不變。
(2)避免大面積接觸醫用膠帶膠面,盡量不影響膠面與皮膚粘貼效果。
(3)醫用膠帶在粘好后不可取下再重新貼放(切忌“不能反復粘貼”),以免影響膠帶的粘貼效果。
(4)術后應觀察傷口愈合情況,可直接(在縫合器上)清理、引流和上藥處理,更換紗布以保持傷口清潔。
適用于普外科、心胸外科、整形外科、婦產科、骨科、燒傷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腫瘤科、急診科及野外救護等各類皮膚縫合,縫合傷口均能達到甲級愈合。